承德医学院2018年留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Updated: Dec 4, 2018

承德医学院2018年留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一、    招生专业、学制和学位

专业:临床医学专业

学制:6年

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授课语言:中文

招生名额:50人

二、申请资格

1. 身体健康,符合相应专业录取条件。

2. 年龄18-25岁。

3. 在本国表现良好,并愿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承德医学院校规。

4. 高中毕业或高中以上学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课程成绩符合我校录取标准。

三、申请材料

1.《承德医学院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

2. 申请人护照复印件

3. 公证后的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

4. 公证后的成绩证明复印件

5. 中国大使馆指定的医院所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并附其他必要的化验单(乙肝、HIV、结核),患有慢性疾病或遗传疾病者需主动声明(6个月内)

6. 家庭经济状况证明:银行存款证明(10万元人民币以上)及按时缴费承诺书

7. 如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

8. 由当地警察部门提供的无犯罪记录证明(6个月内)

9. 个人简历

四、申请时间

截止日期:9月15日

五、申请手续

申请者将申请资料以邮寄、传真、电子邮件或面交的方式送达承德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承德医学院受理申请并审核材料,向符合录取条件者发送《承德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1或JW202表)。

被录取者持《承德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1或JW202表)和《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原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申请X签证。

六、入学与注册

被录取者持X签证,在通知书指定日期内来学校报到。逾期二周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报到时交验如下材料:《承德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1或JW202表)、护照原件、成绩单原件、护照照片10张。

学生缴纳学习、住宿等费用,并体检合格后予以注册。

七、学习、生活费用

学费:18000元人民币/人/年

住宿费:双人间(无独立卫生间)10元人民币/人/天

双人间(独立卫生间)12元人民币/人/天

膳食费:学生在学生餐厅自费用餐

教材费:按照教材实际价格缴纳

医疗保险费: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留学生应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并每年更新。学校将为学习期限一年以上的留学生购买团体保险。

八、奖学金

学校设有优秀留学生奖学金和新生奖学金。

优秀留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和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在校生,每年评选发放1次:一等奖学金10000元人民币;二等奖学金5000元人民币;三等奖学金3000元人民币。

新生奖学金:用于资助优秀的留学生新生。新生奖学金金额5000元人民币/人,在留学生入学缴纳学费完成注册手续后一次性发放。

九、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安远路  承德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邮政编码:067000

电话:86-314 -2517012

传真:86-314-2291113

电子邮件:wsk@cdmc.edu.cn   ieec@cdmc.edu.cn

        网址:http://www.cdmc.edu.cn

十、学校所在城市介绍

承德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现代化的旅游胜地。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遗产、无限的文化底蕴、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承德市位于河北省北部,毗邻北京和天津,北部与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距北京仅200公里。总面积447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85万。

承德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以“避暑山庄”和众多的寺庙闻名。避暑山庄建于清代,是世界上最大的御花园。有一个巨大的湖泊,风景如画的山脉和各种各样的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景色令人叹为观止。清代的边远寺庙,也为承德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历史见证。承德被列为:全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开放城市。1994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将避暑山庄及其外围寺庙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提升承德为“世界文化名城”。

承德的交通很方便。生活费用很便宜。人们说普通话的最高标准。这是一个安静的城镇。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

承德地处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之间,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天的气温往往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略高,凉爽的夏天使承德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

十一、学校介绍

承德医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的全日制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承医精神,“仁爱至诚 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恪守“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征途上,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45年9月,时称冀东军区卫生学校,曾先后易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热河医学院、承德医学专科学校等,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承德医学院。2006年整体搬入新校区。

办学规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583人,其中本科生7449人,专科生1067人,硕士研究生827人,留学生240人。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扎根塞外,服务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毕业生,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和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科专业  设有12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涵盖24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涵盖32个专业领域。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8个,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4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单位17个。

科学研究  有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河北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2013年以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4项和省(部)级课题99项,争取纵向科研经费1446.3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发表学术论文2917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116篇、中文核心期刊1466篇;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7部,省部级规划教材19部。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274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17人,正高职称205人、副高职称439人,博士和硕士人员1362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青年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特聘专家、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70余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70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

办学设施  校园占地76.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7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06亿元。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79.35万册,中外文期刊696种,电子图书160万种,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11个数据库。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隶属附属医院23所、教学医院15所,教学床位数4万余张。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资产18亿元,仪器设备总值4.8亿元,开放床位2400张,是区域内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中心。

对外交流  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多所国外院校和1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学校聘请了28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其中5位中外籍院士为特聘教授,丹麦和挪威科学院院士哥本哈根大学Hans Hultborn教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3年7月建立“承德医学院院士工作站”,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社会服务  学校与多家企业单位建立长期科技推广协作关系,促进最新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完成的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课题“河北道地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示范研究”,直接社会效益达4.5亿元。2014年7月牵头联合39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校作为河北省大学生红丝带协会会长单位,在指导医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OTT”模式,艾滋病宣传教育受众达到24.8万人。学校每年派驻村工作组先后赴宽城、丰宁、滦平等县农村开展对接帮扶工作,积极为帮扶村提供科技及智力支持。附属医院2017年门诊量140.26万人次,出院病人7.12万人次,手术2.16万例,坚持举办市民健康学校,在电台开办节目、报纸开设专栏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及义诊活动,医疗服务范围覆盖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南部等地域。


Copyright 2022© chinadaily.com.cn
京ICP备13028878号-6